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高成長思維_讀書心得

@最可能拓展規模的點子,通常異想天開

@出發時碰到阻礙是好事

@正確人士在創業早期提供誠實回饋,將協助你修正點子,這件事關鍵程度大到無法想像

@做無法規模化的事,有時其實是在打好基礎,尤其在最開始的階段

@即便你自以為知道的事到頭來都是錯誤,只要願意接受事實調整計劃,依舊可能達到目標


看出「典範移轉」的企業潛能,慧眼識英雄


1、被拒絕沒什麼不好:

很多種回應的「不」


懶惰型的不:有的「不」比其他的「不」重要,「重要的不」讓你修正點子、「懷疑的不」能逼你重新思考,然後「懶惰的不」是未深入理解或舊思維直覺回覆,你必須無視於這種拒絕,繼續前進

雷德分析:重要的點子總是逆勢


舉棋不定的不:「沒錯,可是⋯」魔力

雷德分析:尋找兩極的回應與「舉棋不定的不」,如果一個點子大家異口同聲「太好了」,我的反應會是「糟了」,沒人出聲提醒就代表事情太容易了,我已經聽見競爭者恐怖的奔跑聲


提供線索的不:當「不」讓你知道為什麼你走對路了。純天然的飲料創業收到回應是「美國人視糖如命」,提供了線索競爭者尚未看到市場


真實的不:誠實的朋友或另一半,提供你最好的點子跟批評,有辦法辨識有前途的直覺,砍掉或修正行不通的點子,是成功創業者的基本能力,時間是你最寶貴的資源,不要浪費在爛點子上


潑冷水的不:在錯誤時間出現錯誤的「不」

如果你的個性容易打退堂鼓,不要把你的點子,告訴你在意的人


2、做無法規模化的事:擴大規模的第一步,就是放下你想擴張的慾望


擁有100個愛死你的用戶,勝過一百萬個有點喜歡你的用戶,人不會堅持用他們不愛的產品


賈伯斯有一句名言:「很多人誤以為設計與外觀有關,但設計其實涉及運作方式」,換句話說:「設計與本質有關」

基本原則是如果你想建立極度成功的公司,你得打造出人們愛到口耳相傳的東西。也就是說,你必須打造出值得談論的事,而如果你想打造出這種東西,你得回到無法規模化的事

雷德分析:熱心的意見回饋是高速成長基礎,早期用戶的回饋、用戶的行為,這些「手工」工作是早期奠定基礎的關鍵。


與亦敵亦友的人共枕

雷德分析:如何快速建立信任感

信任=在一段時間中持久不變。三種好方法

第一種:有效的信任橋樑,找人們原本就相信的人替你背書

第二種:提出成本很高的重大承諾或保證

第三種:盡量公開透明


雷德的「做無法規模化的事」理論

專注於少數人,力求做到百分之一千的境界(趁心有餘、力也足的時候)

親上火線,在規模還不大,直接接觸客戶,盡一切所能建立關係

以手作的精神感動人心

與亦敵亦友的人共枕

建立標準:趁現在建立規範與模範行為,他們將形塑你正在創造的新世界


3、你的決勝點子是什麼:

「有時破產是創業的最佳時機」

兩件重要的事:1、誠實的夥伴或另一半能給你最好的建議。2、光是一個重要的見解,就可能帶來決定性功能

雷德分析:建議創業者,不要問別人覺得我的點子怎麼樣,而要問:「我的點子哪些地方有問題?」

去點子會找上你的地方


雷德的「找出好點子」理論

嘗試壞點子:當每一個人都告訴你那是好點子,那麼八成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你要找到像壞點子的絕妙點子

留意閃爍的霓虹燈:如果你認為世上應該要有某樣東西,而且你可以想像還有很多人也會點頭贊成,或許那是值得追求的點子

不必重新發明輪子:尋找好點子的時候,或許「稍微變一下」事情就會大不同

置之死地而後生:永遠不要浪費危機。絕望的時刻能強化背水一戰的決心,帶來絕處逢生的點子,而且有非做不可的壓力


4、文化是沒有終點的計劃

Netflix不說公司是個大家庭,而是拿「運動球隊」來比喻

文化宣言並秀出來:說出你是誰、你代表什麼意義,是讓人們知道他們是在加入什麼。那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個信仰體系。

「和而不同」:團隊有能力進行不好開口的對話,有辦法抱持不同意見,包括反駁各階主管及高層。團隊對某件事感到沮喪或有怨言時要能夠說出來。

堅持+好奇心=成功,未來能否成功,「堅持」是最重要的預測指標。

比爾蓋茲看重「深度知識」,意識到自身的知識哪裡不足,對成長中的公司尤其重要。

需要管理兩種關鍵轉換:一種是從通才到專才,二是從貢獻者、經理人,變成高階主管。

公司早期:理想的團隊成員是能完成事情的萬事通。(貢獻者的通才)

公司規模變大:將納入更多專才(只擅長一件事但做到非常好)、經理人(能增加貢獻者生產力)與經驗豐富的高階主管(能帶領大型團隊)。


想好「不要」雇用誰也同樣重要

如果有人說不出誰幫過他,不要僱用這個人

面試時換位,你願意替這個人工作嗎?不然不要聘請這個人

在累的時候不要面試或聘用人

雷德分析:早期一起打江山的人,將成為你的「文化共同打造者」

公司前15名員工,只要有一個雇錯,對公司來講很致命


雷德的「設計你的文化」理論

打造聰明到能夠演化的文化:讓文化充滿「第一原理」的思考者,怎麼樣對公司最好?不能換個方式做嗎?

解開認知多樣性的魔術方塊:不可少了認知多樣性,別在異口同聲中失去方向


5、有時要拚成長速度,有時要停看聽

脫離速度不是某個固定的速度,永遠是相對競爭者而言

Google爆炸性成長關鍵:快速做決定

雷德分析:擴張法則,「七十、二十、十法則」70%在主力產品、20%在主力產品的相關擴張、10%是風險極高的新創賭注


快速成長時永遠會起火,訣竅是不用一次滅完所有的火,需要知道那些火不能「放著不管」

面臨這種選擇時,首先會評估可能性:發生這個災難點可能性上升或下降?還有就是發生了,實際的損失是什麼?也會評估,有辦法事後再修正嗎?

第二個問題是「致命傷害」,致命傷害要判斷發生機率,多少時間可以解決


雷德的「讓事業成長」理論

坐著,但隨時準備好一馬當先:有時必須拿出有策略的耐心

決斷決斷決斷:當機立斷是爆炸性成長關鍵,時間是決勝的關鍵。

讓火燒:快速擴張時,注意力一定要放在前進。如果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滅火,你很難有所進展。有的火不能放著不管,但其他的火最好讓他燒。

資金永遠不嫌多:機會有時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而你必須有資金支持你的新方向。預留充分準備金給B計劃,讓自己有足夠實驗基金。

慎選創投夥伴


6、學著忘掉知道的事

視對發展領域知識經驗不足為資產,「知道的越多,反而越不好」,因為典型的「第一原理」思考者,才能重新定義舊產業

雷德分析:從「無所不知」到「無所不學」

企業家必須經常思考:我無法仰賴哪些過去學到的事?有哪些事必須重來或重新學習?

MVP法則:必須與外界分享不完美作品,快速取得回饋修正

如果你推出產品時沒感到尷尬,代表你太晚推出了


雷德的「學習」理論

無所不學,而不是自認為無所不知

不斷放下過去知道的事:沒有一招走天下的事,過去成功經驗不可全盤複製於未來


7、觀其行,而不是聽其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