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銀行俗稱支票(票貼)是什麼啊?

銀行俗稱支票(票貼)是什麼啊?
常常有很多人有疑問,到底票貼、支票貼現是什麼啊?
請問各位大大,民間俗稱的(票貼)是什麼意思啊??要什麼資格才可以票貼呢?利息如何算呢?每個人都有資格票貼嗎?? 

簡單說: 票貼:亦稱「貼現」,拿未到期的票據(遠期票據)去換取現金(墊付國內票款),會預扣利息,依銀行法第3條第1項第6款,銀行有辦理票據貼現的服務。

台灣有哪些管道可以找到票貼門路呢? 最常見的共分成四種機構:1、銀行 2、租賃公司 3、Bznk必可企業募資平台 4、當鋪...

1、銀行
銀行承作票貼(正確名稱是墊付國內票款)利息的算法是: 按日計息,逐月扣息
舉實例計算給你看,你就會比較清楚了

假設你今天8/1拿了三張支票跟銀行票貼
到期日跟金額分別是8/10三萬元,8/20四萬元,9/5五萬元 共12萬元的支票,假設銀行可墊付10萬元整,利息計算如下: 8/10支票入帳三萬,故8/1~8/9是10萬本金,9天(放款是算頭不算尾)

100,000x5%x9/365=123(四捨五入) 8/20入帳四萬,故8/10~8/19是7萬本金,10天 70,000x5%x10/365=96 到了9/1要繳息了8/20~8/31是3萬本金,12天 30,000x5%x12/365=49 123+96+49=268
所以銀行在9/1要跟你收268元利息

在這裡每家銀行做法略有不同,有的銀行會要求從活期帳戶扣利息(大部份採用此方法)
有的銀行會掛帳等9/5號的票到期再一起收(基層金融常用此法)
到了9/5五萬元入帳還清,9/1~9/4是本金3萬,4天 30,000x5%x4/365=16
如上所述,大部份銀行從活期帳戶扣16元利息,將剩餘的兩萬元撥轉入活期帳戶
有的銀行就連同上次掛帳268+16=284 20,000-284=199,716將此金額撥轉入活期帳戶
以上是利息的計算方式

不過你可別真的去計算,你只要在銀行扣息之後,跟銀行放款經辦索取繳息收據,上頭就有明明白白的利息金額了,如此你也不用怕計算錯誤,也有收據可當憑證作帳

票貼資格限制為申請人需為公司行號,並擁有銀行授信額度
票貼額度的利率通常在3%~5%不等、銀行手續費約在1%以內,並且送信保基金保證居多

2、租賃公司
租賃公司常會以附擔保形式承作
舉例來說,您公司從租賃公司獲取到100萬額度,條件為客票質押7成
這意思是租賃公司不會直接給你現金100萬元,而是你收到客戶支票10萬元,就可以去租賃公司換取7萬元現金,上限不可以超過100萬額度

利率一定比銀行高,一般來說大概年化利率12~18%(其他費用另計),也看情況徵提回存

3、Bznk必可企業募資平台
Bznk必可是P2P網路借貸媒合平台,目前主要以應收帳款轉讓為營運項目
簡單來說做生意收款要嘛是匯款、不然就是支票,少部分行業會有信用狀

該平台標榜應收帳款為主軸,但最大的營運項目為支票貼現,貼現的報價如下圖(來源:Bznk網站)
收費包含兩種:每筆徵信費2000元、手續費每月千分之五計算,利息則是由投資者賺走
註冊需要提供公司負責人證件及公司存摺,就可以申請帳款貼現,獲得平台報價後同意才會進行媒合
這種平台算是新型態的媒合方式,較少人認識,在央行簡報中台灣目前有10家左右
平均年利率計算下來大約5%~12%比銀行來得高(其他費用另計),票貼十足貼現優於一般銀行及租賃公司

4、當鋪...
當鋪、代書是台灣民間常有的融資方式,融資成本比較高,但是應急上卻是中小企業方便的管道

台灣各縣市皆有當舖的牌照限制,尤其工業區或一些熱鬧商業區都會存在
一般民眾比較少認識當鋪行業,但是當鋪在早期的中國,或者發展中國家佔了很重要的金融服務腳色
資金周轉是很重要的企業經營需求,如果銀行審查時間曠日廢時就需要有替代的金融服務來協助周轉,因此台灣仍存在大量當鋪存在,就是服務在銀行無法便利取得周轉的客群

但在台灣金融環境越來越開放之下,年輕人已經逐漸不熟悉當鋪這個行業,當鋪是一段合法合規的融資管道,在台灣仍存在很重要的金融服務腳色


資料來源 
票貼利息計算是來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80102410 票貼意涵來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81505304
Bznk必可企業募資網站 https://bznk.com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定價一千萬美元的網址拍賣流標

千禧年一開春美國網際網路界就有條超大新聞,有位商人在拍賣網站 eBay 上販售價為一千萬美元的網站 URL (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網址「Year2000.com 」。 網路經營業者紛紛引頸期盼,看看會是誰對這個明年恐怕就一點用處也沒有的網址有興趣。結果不出所料,這個天價的網站網址雖然有人出價,但是最後還是流標收場。
這不過只是美國網際網路業瘋狂進行式的一個小小插曲,真正重量級的新聞是在去年十二月初有一個名為「 business.com 」的網址被一家名為 eCompanies 新網路公司花了七五○萬美元買下了。 eCompanies 其中一位創辦人 JakeWinebaum 表示這個網址將是他們公司未來行銷上最大的利器。 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只是一個網址讓售,沒有任何硬體、軟體、人員,甚至資產的名字可以約值新台幣二‧四億元?我想網際網路業已經顛覆了許多人的思考模式,再怎麼瘋狂的形容詞也不足以形容美國人對網際網路業一窩蜂的熱潮。現在走在美國高速公路的兩旁,映入眼簾的廣告看版幾乎全部都是「.com 」廣告。 但是七五○萬美元買一個名字的交易是合理的嗎?這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這樣網址的讓售行為其實並不是頭一遭。因為網際網路上的網址是採取先登記擁有,而且可以自由交易的觀念。所以不要說幾乎所有有意義的英文單字都被搶先登記光了,就連雙字的組合字網址也幾乎找不到了。

過去很多傳統的大企業並沒有意料到網路會是以這種十倍的速度在成長,導致許多知名的公司都是花了九牛二虎的力量花錢或是打官司才把「應該」屬於他們的網址拿回來。像是美國著名搜尋引擎 AltaVista 原本是隸屬 Digital 旗下的一個網站,網址是 www.altavista.digital.com,不是 www.altavista.com。但是這個網站搜尋範圍不差,過去連 Yahoo! 都曾與它合作過,名氣自然流傳開來。但是很多人沒辦法記起這個較冗長的網址,對很多新手來說,想要到 AltaVista的人都跑到 www.altavista.com 去, 這等於是辛苦建立了口碑後卻輕輕鬆鬆的把流量送給 www.altavista.com。 最後 Compaq 併購完 Digital 後,又得另外再花三三○萬元把 www.altavista.com 買進來,才把這個烏龍案解決。

除此之外, 還有許多魚目混珠的網址。 像是全世界流量最高的網站雅虎(Yahoo! )就飽受這個困擾, 各位聽過 Yahii 或是 Tahoo 這兩個網站嗎?這兩個網站當然都不是什麼入流的網站。說穿了都只是想藉由人們打字的錯誤吸引本想上 Yahoo! 的分流客戶,並藉以賣廣告賺錢。 Yahoo! 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yahoo.com、yahoo.net 都被 yahoo! 本尊登記走了,免得日後夜長夢多。 另外更有名的就是 whitehouse.com 這個網站,更是火辣辣的準黃色網站,讓標準網路版的白宮 whitehouse.org 如芒刺在背。

撇開這些烏龍故事不說,美國這個網際網路產業的龍頭老大還是創造出很多頗具巧思的好名字。 更有趣的是這些公司幾乎都是新興的公司。 像是SiliconInvestor.com 讓人一眼就知道這個網站就是矽谷人士在討論股票的地方、OnSale.com 就是買賣特價商品的網站, 還有誰會懷疑 News.com 不是一個以新聞報導為主的網站呢?

台灣網際網路的發展比美國稍微慢一些,很多真實公司的網站都還沒有「認祖歸宗」。 好像是 Toshiba.com.tw、eBay.com.tw、AOL.com.tw、KMT.com.tw 保證都與你想像中的公司不一樣。除非未來網際網路不會在台灣發展,否則這當中還有很多角力故事會見報。甚至還有更誇張的,智邦生活網與中華網才在記者會上宣布要合作一個叫 e-Direct 的網站,可是與這幾個字相關的網站網址已經被不相干的公司登記一空,真不知道這個連影子都還不知道長什麼樣的網站,最後要以什麼樣的網址問世。

對習慣用中文的台灣使用者來說,這樣的英文網址戰爭可能意義不大。很多機關行在取網站網址時就相當傳統, 像總統府就叫 oop.gov ( Office OfPresident )、氣象局就叫 cwb.org ( Central Weather Bureau )。 政府機關取這類網址可能沒有任何商業考量,所以一般人一輩子猜都猜不出來也沒關係,但是對商業掛帥的網站來說這是導入流量的開始,沒有人不重視的。比如從事股票線上交易的 E*Trade,光是網址 www.etrade.com 就比它的競爭者 CharlesSchwab 的網址 www.schwab.com 夠吸引人、也夠讓人了解它們的業務範圍, 相對在行銷上的優勢也展現出來了, 所以雖然 E*Trade 在美國本土的市場占有率不及 CharlesSchwab,但是在海外的知名度 E*Trade 卻一馬當先。

隨著對網際網路的了解, 台灣網際網路經營業者也開始知道這些 URL 的威力。類似公家機關這種沒有任何創意的取英文縮寫的名字已經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就是簡易好記的英文單字。當然許多眼尖的商人也捷足先登的卡位登記好很多好名字。像是 iTaiwan.com.tw 這個網址已經出現要價七○○萬新台幣的黑市讓售價格,不過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沒成交。但這和 business.com 的七五○萬美元相比的確是小巫見大巫。除此之外,很多新興的台灣網路公司也創造一些組合字來命名,最常見的就是在網站經營相關業務的英文字前加個「 e 」、「 i 」之類的單字來凸顯公司特色。

除此之外,台灣很多公司朝向國際化的舞台進軍,但是卻在網際網路上跌了一大跤。 wahoo.com 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家以開發中文化 Linux 平台與應用軟體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在台灣的網站 wahoo.com.tw 做得有聲有色,但是如果你進去wahoo.com 瞧瞧,你就會看到要價兩萬五千美元的字眼就大剌剌地擺在首頁,擺明就是要網虎國際花這筆「買路錢」。另外有些像國內著名的 IC 設計公司凌陽科技( SunplusTechnologyCo., )大概壓根兒沒有想到 sunplus.com 這個名字被日本的 Sunplus Company Limited 搶先登記走,我想除非這家 Sunplus 倒閉了,不然台灣的凌陽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永遠只能當個 sunplus.com.TW 的公司。所以平心靜氣地想想,除非不認同網際網路未來的發展,誠摯的建議所有的公司正視這個取名的「小」問題。

事實上由於文化的差異,中文網站在取網址時通常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比如一個台灣的旅遊網站如果取名為 tourism.com.tw 或許相當貼切也能夠讓人知道網站特性,但是你難保所有華人都能夠拼對這個英文字。所以這個時候更需要創意命名來化解這個尷尬。有些網站在命名上相當下工夫,的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只是很可惜台灣惡質化的商場經營環境,並沒給予這些富創意的網址應有的尊與保護, 就和 Yahoo 受到 Yahii、Tahoo 所擾一樣,命名雷同的網址還是層出不窮地出現。不過就長期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只是短暫的現象,這些沒有格局的網路經營業者終究會被市場所淘汰。畢竟網際網路是個內容與創新導向的新市場,唯有長期保有這個競爭優勢的網站才能脫穎而出。讓我們共同期盼這天早日到來。

(本文作者為「 23xx 電子論壇」巧網科技總經理陳鼎升, 網站網址為:http://www.23xx.com.tw,電子郵件信箱為:master@23xx.com.tw。)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 今周刊